现代社会对人的异化
起因
刷到的视频,觉得有点意思。本篇文章是基于原视频的提炼以及自己的一些发散思考。
核心内容
- 劳动的异化
- 劳动从实现自我价值变成了谋生工具以及被剥削的代名词
- 自由的异化
- 上班像动物,体现动物本能时觉得自己像人
- 爱情的异化
- 爱情与消费挂钩,与车房关联
- 婚姻与孩子捆绑
- 媒介的异化
- 视频>图>文字,越来越缺乏耐心,缺少独立思考。
一些思考
- 异化是什么意思?
- 异化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解释
- 马克思主义中的异化概念:在资本主义下,剩余价值被粉饰为经营利润,劳动成为商品,而劳动人民沦为资本家的奴隶、成为劳动机器的过程。
- 哲学中的异化概念:人与自己、他人、社会和工作等方面的疏离感或失去连接感
- 我的通俗理解:由正常演变为不正常的过程。而受限于时代背景、个人本身的阶级性、局限性,所谓的异化过程也会颠倒变化。
- 比如:劳动从实现自我价值变成了谋生工具这是异化,在其他的背景下反过来也会是一种异化。
- 异化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解释
- 现代社会对人类的异化有哪些?
- 劳动异化:生产出的产品并不实际拥有,产生越多,剥削越多。
- 这里想到了知识共享、项目开源,劳动成果直接共享。这是应该鼓励和发展的方向。
- 价值异化:通过远超商品本身使用价值的价格来显示身份地位。
- 技术异化:科技不被人类所控制,反过来人类成为其附庸。
- 消费异化:广告、文化输出、故事绑定的方式强关联消费需求,引发消费的同时又进一步加强劳动异化。
- 劳动异化:生产出的产品并不实际拥有,产生越多,剥削越多。
- 是否被异化了,异化到何种程度?
- 我们都会被异化,程度或轻或重的区别。以下是一些异化的实际例子
- 工作没有意义,用于谋生
- 不直接享受占有劳动成果
- 996或者007,不享有时间的自主权
- 追求物质的享受,而付出很多的东西
- 沉迷虚拟社交或者直播视频,而逐渐丧失专注力与深度思考的能力
- 我们都会被异化,程度或轻或重的区别。以下是一些异化的实际例子
- 怎么摆脱?
- 基于个人的认知,为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而劳动
- 为自己劳动而不是被剥削,对自己的时间进行掌控支出
- 适度理性消费,不为不必要的需求买单
- 保持输入与输出,培养耐心专注与深度思考的能力
出处
其他
-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