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抄 - 中国教育 - 林小英 - 十三邀第八季第六集
原文
从高一到高三是一个生命逐渐枯萎的过程
教育改革,金钱是最大驱动力,而不是育人
学生时期的各种选择是被环境影响,被集体同化,主观意愿极少,缺少自我探索与表达
教育分流机制并不完善,很多天赋选手被错误的评价为 - 废材
当下教育现状的沉疴,肉食者可能不知道,亦或者无力改变,固步自封。
出处
出自林小英 - 十三邀第八季第六集
我的想法
高中时期,少男少女正值 14~18 岁这样的年纪。他们生命力旺盛,像极了夏日午后的蝉——长久蛰伏,一朝破土,当然要放声啼鸣。可惜三年高中,同质化严重,未尝绽放就要枯萎了。
从劳动法的落实,婚姻彩礼等问题的完善,再到本文提及的教育改革。制度是落后于现实社会发展进程的,改革的驱动力是什么呢?是国家经济的需要,是人民对于美好新生活的向往,是新格局新蛋糕的诱人,但是衡量天平的砝码中,没有个体命运与喜怒哀乐的字眼。
关联文章
- 上一篇:摘抄-张若茗写给周恩来的信
- 下一篇:摘抄-年少心动-小居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