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认知
总结
主要介绍元认知是什么,元认知的简单分类,元认知的作用以及提升。
- 元认知,就是“关于思考的思考”、“对自身认知过程的认知”。
- 根据能动性简单分为:被动元认知和主动元认知。
- 元认知核心作用就是搭建出更高效的思考模型与思考框架。
详情
简单分类
被动元认知
当遇到问题时才被迫启用的元认知,如当遭遇指责、批评时,才被迫去反思纠正。处于顺境时耽于享受而对自身行为的好坏毫无觉知。被动使用元认知的人,是大多数。
主动元认知
不管外界环境是顺还是逆境,都有目的性得反思纠正自我认知,不断完善。
元认知的作用
看清思考的轨迹,优化思考以及认知的过程,搭建出更高效的思考模型与思考框架。最终成为更高效、更自主的学习者和思考者。
提高元认知的方法
- 吾日三省吾身的实践:“计划 → 监控 → 评估”的动态循环
- 计划 - “我该怎么做?”
- 在开始一项任务前(如阅读、学习、解决问题),主动思考:我的目标是什么?用什么方法最有效?这大概需要多少时间?
- 监控 - “我做得怎么样?”
- 在任务进行中,审视自己:我理解现在的内容吗?我的方法有效吗?是否需要调整策略?我是否走神?注意力是否集中?
- 评估 - “我学到了什么?”
- 任务结束后,进行复盘和反思:结果如何?哪里做得好,哪里可以改进?这次的经验对未来有什么帮助?
- 计划 - “我该怎么做?”
在以上的全流程中:想象一个第三视角的旁观者,冷漠审视。他会思考的是这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些目标?为什么这么想?为什么这么做?为什么做的这么差或好?有哪些优化的空间。
进行“苏格拉底式”的自我提问:
- 不断向自己提出深刻的问题,以激发深度思考和自我审视。
- “我为什么会持有这个观点?我的证据是什么?”
- “还有其他的解释或可能性吗?”
- “这个结论是基于事实,还是我的情绪或偏见?”
- 不断向自己提出深刻的问题,以激发深度思考和自我审视。
观察别人
- 一个问题,为什么他想法不一样?或者为什么他分析的这么深入透彻?
- 听他怎么说,看他怎么做,分析他的思考路径,尝试抽象出对方的部分核心思维模型
- 每个人都有自己惯用的思维模型来简化和理解世界。尝试识别对方在分析问题时倾向于使用哪种模型
- 马斯克:”第一性原理“
- 查理芒格:”多学科模型“
建立知识体系,而非堆砌信息:将学到的新知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,形成网络状的知识结构。进行触类旁通的思考。
寻求反馈:从反馈中觉察认知盲点与误区,加以修正。
保持开放和好奇:拥抱不确定性,对不同的观点保持开放心态。